
分享到
新浪微博

分享到
朋友圈

分享到
QQ空間
發布日期:2023-11-12 來源: 本站 閱讀量(97)
11月6日,公司十月份生產經營分析會在視頻會議室召開,公司領導梁尚杰、趙世明、趙振華、唐文海、方源之、李海霞、尹海元、趙學文、高貴軍、魏華、劉加官出席會議并聽取匯報。 董事長梁尚杰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指出,10月份公司全體干部職工克服雙節長假、高爐線停產、錯峰生產、二級響應等諸多不利影響,堅定必勝信心,全力攻堅破難,在目前異常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取得了來之不易的經營成果。11月份受多重利好支撐,公司生產經營或將迎來新機遇: 一是從宏觀經濟看,受國家各項政策及金融會議拉動影響,經濟發展信心充足,從建材市場看,市場面有向好跡象,改變虧損現狀的迫切需求使行業協會對錯峰生產有了更高更新的認識,積極推動價格上漲,對公司效益有一定助推作用;二是子公司發展態勢良好,尤其各商混公司成績較為突出;三是青島土地入儲工作進展順利,新項目落地將進一步加快,資金回籠工作有了突破性進展。董事長強調,11月份是全年最后一個黃金月份,希望公司上下共同努力,抓住時機,為四季度以及全年生產經營創造好的收官條件,董事長向全體干部職工提出兩點要求。 一、再談“五個轉變”。 “五個轉變”的核心是公司上下圍繞提升企業經濟效益中心,實現全方位、全過程、從思想到行動上的轉變。從目前整體來看,“五個轉變”推進速度較慢,落后于目前形勢發展的節奏及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導致該上去的經濟效益沒有上去,該保持的水平沒有保持住甚至下滑。 “五個轉變”是思想和行動的一致轉變,轉變的關鍵點在公司領導。公司領導的轉變不能僅僅停留在口號上,要“沉下去”抓好分管單位的各項工作,在提升工作效率和提升全公司效益上下功夫、想辦法,而不僅僅局限于保證分管部門的正常運行。 各部室作為公司“大腦”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站在全公司角度來考慮公司效益的最優化,而不是單純管好本部門業務。部室之間要加強溝通聯系,尋找管理的薄弱點、開源節流的創效點,發揮好中樞指導作用,實現思想和行動上的真正轉變。 子公司要堅持將創利創效放在第一位,按照既定利潤指標、根據公司統一部署嚴格開展好各項工作。分廠、分公司、車間除降本增效外,必須要有全局意識,系統思考,考慮上下游銜接問題,打破考核的局限性。管理者要開放思路,不能打“小算盤”,要將公司效益最優化放在首位。水泥熟料生產方面,各單位要成立攻關組,從技術、工藝、設備、原料、質量全盤考慮,全力組織生產,保證生產穩定順行。新型材料分廠在10月份邁出了市場營銷的第一步,要時刻謹記“勿以利小而不為”,根據目前狀況把握機會,迅速行動,力爭突破,形成穩定的利潤源,實現“小品種、多點化、全方位”的開源,盡可能為公司創效。 全體干部員工,從公司領導到一線職工,必須提高站位,轉變思想,立足于行動,緊緊圍繞提升效益中心,撲下身子、腳踏實地開展工作。 二、再談“管理提升”。 經過幾十年發展,魯碧的管理水平始終在提升,但與公司發展的速度相比、與現代企業制度要求相比仍不在同一頻次,“管理提升年”的總目標仍需持續推進。在生產管理中浮現的層層問題主要表現為行為秩序的不規范,這將直接影響企業效益,甚至會造成巨大損失,究其原因就是管理能力、水平沒有跟上節奏,反映出來就是制度建設缺失,或者制度執行力不夠。 審計工作是管理提升的重要抓手,審計不是追究責任,而是發現問題迅速整改,各部門單位要積極配合支持審計監察工作,借著審計的契機,查找工作中的不足,重新建章立制,積極推進制度匯編,加強制度匯編的可操作性,改進管理提升工作。審計工作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各單位要提高對審計工作的認識,對照審計監察報告反思不足、快速實施整改。 管理部室作為管理提升的關鍵點,既要把公司的決策貫徹下去,又要起到大腦中樞的指揮功能,同時還要深入實際起到建章立制的基礎作用,并進行監督考核,決不能不思進取、平安過度、應付了事。 所有中層管理者必須強化學習力,要成為管理上的精英,不要做混日子、躺平的管理者,要抓緊管理工作的“金鑰匙”,把提高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作為從事管理的首要任務。 總經理趙振華總結公司十月份生產經營整體情況,對工作亮點與不足進行系統總結,并對下階段工作作出部署安排: 一是銷售工作全力以赴,做好穩價提價、量價平衡。 二是盯緊貨款回收工作,將回款作為重中之重。 三是抓好生產運行,努力提高產品邊際貢獻,促進低價原材使用,不斷推進新產品走向市場,增加利潤增長點。 四是按計劃推進新項目投產,實現4#雙膛窯投產順行,精心組織老區2#骨料線試車及運行。 五是統籌安排好冬儲、冬檢及明年全面預算工作。 六是抓好安全生產工作,提高思想重視程度,在安全管理措施落地方面再下功夫。 公司副總經理方源之、高貴軍分別就設備管理、生產管理提出要求。 公司本部各單位主要負責人參加會議,各駐外公司參加視頻會議。